*Rigol DHO812示波器到货了!我算幸运,没有踩坑,一切正常,工作良好。初步测试了新示波器的性能,发现它要比我的老示波器DS2102A的性能好一些。虽然老机器是200MHZ带宽的指标,而新机器只有100MHZ,但是,老机器的频响曲线属于线性缓降的类型;而新机器则属于对数陡降的类型。同样测试20MHZ的正玄波,新机器反而显示电压更高;但是在25MHZ以上,老机器还能维持,新机器就会迅速衰减。而且理论上的5X规则还是准确的,100MHZ带宽的示波器最多也只能显示20MHZ的波形。
新机器的优点是垂直分辨率高,波形细腻,对比之下老机器就显得粗糙了;而且在功能和控制方面,新机器要详尽很多,指触操作也非常方便和直观。但是,新机器也有弱点,第一,我拿到的机器不是后期升级版,电源还是老的品牌,质量不如升级款的联想笔记本电源好;第二,新机器在测试20HZ以下的波形时,如果单屏显示的波形超过两个周期,同步就会失去作用,波形稳不住;因此在极低频下,只能显示一个周期的波形,同步电路才会识别信号,稳住波形,而老的示波器不受这个限制,任意频率的波形都能很好地同步,这可能是电路设计中的一个BUG;第三,新机器的启动速度很慢,大约需要60s时间才能进入工作;在启动期间没有进度指示,就像死机了一样;而老机器仅仅需要20s,要快3倍;第四,新机器虽然把电源部分挪到了机外,但是,电源接口却采用了令人讨厌的USB-C插座。看上去所有的USB-C笔记本电源都能使用了,还能用充电宝供电,通用性很好,但实际上这个插座尺寸太小,不耐用,容易机械损坏,自己还不好更换。我本想利用自己的高品质15V4A Toshiba笔记本电源来作新示波器的电源,但是要想改造USB-C电路,就得找到电源的输出点。我打开了机壳,也找到了这两点,就在接口附近的一个大容量贴片电容器上(估计有22u),电压是14.972V,我估计这一点就是USB-C接口通过密匙触发,设定的15V输出端,所以我给它焊了两条电线作为电源线。但是,测试连接15V10mA的电源,电压掉落到了3.9V,我便不敢贸然加上15V3A的电源了,担心会把电路烧毁,自己又解决不了。此点电压很有可能是经过芯片输出来的,如果加上电压就等于反向供电,还是存在一定的危险。所以,我又打消了改造的念头。
自己能做的改造还是设法把自己的15V电源焊出一个USB-C插头,然后通过原机的插座接入。更换电源的目的是降低波纹系数,甚至可以自己DIY一个USB-C输出的线性稳压电源,力求把示波器的干扰信号降到最低,这是完全可行的方案,要安全不少。当然也可以直接购买一个高质量的USB-C开关电源适配器。
(研究使用手册才搞明白,当扫描时间超过50ms以后波形会自动滚动,稳不住,这是有意设计的功能,目的是不用等待,可以快速看到波形的样式,可以在水平菜单【Roll】中关闭此功能,关闭以后,调出Trigger触发窗口,设置低通触发,这样,即便是显示10HZ的慢扫描波形,也可以非常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