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噩耗几天来一直在影响我的心情,173人的生命瞬间灰飞烟灭,悲惨的情景挥之不去。让我奇怪的是,人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空难,却乐此不疲,似乎根本不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去避免这类悲剧,这难道不是一个笑话吗?早在几十年前,我就曾经设想过彻底避免空难的方案,起码如果人们能够开动脑筋,也会把此类事件解决大半,而不像今天的情况,让灾难重复上演!
出于好奇,当我忽然发现台湾的飞行员大佬讲波音737时,就打算彻底详细了解一下这种飞机的情况,结果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原来这是一架出自1964年的老古董!当时的设计者还不知道什么是人工智能,电脑的软硬件都远远不如今天发达,尤其是设计师们缺乏大飞机的航行经验,因此搞出的东西存在很多问题。
飞机的肌体不是普通的机器设备,而是像一个人体,一座工厂,一套完整的大系统。它的内部由几百个小系统构成,每个系统的工作质量都将直接影响整个飞机的运行状态。这些系统的工作对于飞机安全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最关键的十几套系统,会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其他的系统的影响会相对轻微。飞机的飞行,需要一个大脑,这个大脑用来控制飞机的每一套系统,并按照一个程序来运行,这本来是最适合电脑和人工智能控制的。就像飞机的一个起飞过程,就要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地控制几十套系统的工作,这时,指挥系统就会显得格外重要,因为系统的工作不能有任何差错,这本来应该由电脑软件来完成,而飞行员只要监视它的运行即可。但是,旧时代的设计者没有这样的认知,他们设计了一整套的手动系统,完全依靠飞行员主驾驶来操控每一个步骤,这种理念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难道不是尚心病狂吗?让人类的大脑按照一个程序,一步一步地准时操作,调度,调整,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做出,这会给飞行员增加多少压力?一个错误,就可能造成巨大的灾难!
有一个例子,波音737的报警系统设计缺陷严重。最初的100,200型机的报警面板尺寸很小,字体很小,而且还没有声音报警功能,简直难以置信。在很多情况下,甚至飞行员都会没有注意到头顶上的报警灯闪烁。如果是现代的飞机,报警系统不仅会有声音信号,而且还会自动处理一些问题,让具体的系统恢复正常状态,但是737没有这样的设计。对于飞行员来说,最紧张的时刻就是在飞机的起降期间,这时,他必须要全神贯注地把精力集中在操控飞机上,按照规定,按照时间,精准地控制飞机的各个系统的每一步动作,这时他最害怕看到忽然报警灯亮起!大佬说到了他曾经经历的数次历险,就发生在起降途中,当他忽然注意到出现红色闪光报警信号时,他的大脑就要飞速旋转,在很短的一分钟内,甚至是几十秒钟内做出判断——这个报警的系统对于起飞/降落会有多大的安全影响,要采取怎样的行动——他要判断,故障是否会影响安全,如果影响到安全,他就必须要采取下一步行动,看速度,如果速度没过门限,他会立即启动停止程序,放弃起飞(对升空来说);如果速度已经超过门限,他会起飞以后立即联系塔台,重新降落,这个判断要求迅速做出,但是,上百个系统,哪个会对安全构成威胁,主驾驶可能来不及判断,此刻他会立即让副驾驶查找飞行手册,但时间显然来不及。波音737的设计没有判断系统,它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只要出现了故障,报警系统就会启动;而现代化的飞机就不是,在起飞的程序当中,如果出现的故障不会造成安全威胁,电脑会自动屏蔽报警信号,直到飞机升空以后才会恢复报警;如果故障会影响到安全,报警系统才会给出信号,并让飞行员判断怎样去做,如果飞行员不处理,飞机会自动进行处理。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了飞机失事事故。
又一例现象,737飞机的两个发动机不可能是完全平衡的,它们的输出功率和耗油量都不一样,在飞行当中,必然会造成两侧油箱的重量失衡。设计师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就设计了一个油量平衡系统,当两侧机翼中的油箱失衡时,可以开启驾驶舱中顶板上的一个开关,让一侧的汽油向另一侧输送,同时,由油量表显示两侧的情况,直到油箱平衡为止。但是,设计者没有考虑到自动操作,而是让飞行员进行人为控制!这种愚蠢的设计给飞行员造成了巨大困扰!很多飞行员为了记住飞机正在运行平衡程序,他们打开开关以后把一个空可乐罐顶在头上,防止在繁忙的工作当中忘记了这个程序而没有及时终止它,还有人把自己的单肩包踩在了脚下,让自己站立起来时回想起来这件事,等等很多办法,结果怎样?还是有很多时候,很多飞行员会忘记了这个操作!因为平衡输油的时间很长,飞机两侧的油箱容积很大,经过几十分钟的平衡,操作员根本记不住!因此有很多时候当飞行员发现飞机出现倾斜时才会猛然想起输油没有关闭!飞机已经反偏,需要马上反向输油。怎么样,这种设计有多么可笑?即便一切正常都有可能出现飞机失事!现代化的飞机自然早就改变了这套系统,采用全自动平衡控制,根本不需要飞行员手动干预,不仅大大缓解了飞行员的压力,而且也保证了飞行安全。新式的空客,波音777,787,都是全自动设计,这些飞机已经安装上了很多智能控制机制,因此,无论是起飞,飞行还是降落,飞机都带有自动操作系统,飞行员只要做监视即可,当飞机已经起飞后,完全可以打开自动飞行系统,飞行员就解放了,工作强度大幅度降低,飞机也更安全了。
波音737的面板设计和顶板设计都不理想,存在很多缺陷,每一块板上都有上百个开关,按钮,小门内部的控制键,各种旋钮,等等等等,操控起来要求极高,难度很大。比如像飞机的客舱内加压这一程序,737的设计也是人工的,手动的,飞行员必须要按照程序,在飞机起飞以后打开加压开关,但是,就有人忘记了这个重要的操作,结果在飞机升高以后造成乘客乏氧,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成堆,这就是波音737,一架古董级的飞机,今天依然活跃在美国,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很多国家,并频频造成机毁人亡的重大灾难的飞机。
那么,为什么波音公司不愿意彻底淘汰这种古董?问题却出在人性上!其实美国人早就发现了这些问题,当初的737-100,737-200型飞机就是最原始的设计,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考验,他们的首脑就打算停止这个机型的生产,并研发一代新式的飞机。但是出于费用的考虑,他们去向与波音合作的最大美国航空公司咨询,希望能得到这家公司的资助。但是航空公司的老板给出来一个条件,他说“我们公司里已经有1000架波音737了,我们培养了2000多名主驾驶和副驾驶,如果要开发一代新飞机,那么我就不得不重新投资培养下一代飞行员,这个费用甚至远超研发新飞机的费用,因此,我的条件是,你们可以推出新型飞机,但是,飞行员的操作培训不能变,考试规则不能变,必须要让我的飞行员直接适应新的飞机,而不需要重新培训,如果你们答应,我就给钱研发新型号飞机”。
于是乎,波音总裁的最后决定就是保留这个型号的设计,而新的型号就在它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种和稀泥的办法导致了很多悲剧的延续!做工程的人都知道,飞机不像别的机器设备,它的设计极其精密严谨,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如果要在手动控制的系统上加装自动控制模块,首先就是没有空间。增加的模块会挤压旁边的系统,又导致别的系统也需要随之改变设计,其结果就是——必须要完全重新设计飞机,不仅如此,经过了这样的改变,就如同设计了一架全新的飞机,原来的操作方式就会被完全推翻,飞行员必须要接受重新培训,这不符合航空公司的要求。那怎么办?美国人在这里就做了很多假,名义上推出来737-700,800,900等等众多型号,而实际上,它们的差别仅仅在于机尾的长度,载客量的多少,面板的样式,电视的型号,等等这些鸡毛蒜皮的表面上,让人们感觉到新的飞机不一样了,而实质上,飞机的整个设计原理并没有改变,存在的问题还是一样多。
就在不久前,几次严重的空难事故把737送上了法庭,按照美国的法律,本该彻底封杀这架老旧设计的飞行器,但是,奇葩的是,波音公司再次推出了737MAX8,9,10一个系列的“新型号”,据飞行员大佬讲,这些型号的设计依然未变,他甚至展示了所有这些737型号的面板,他们几乎一摸一样!只不过是MAX换了一对更大功率的发动机,结果造成了飞机起飞时升力过大,设计者又搞了一套软件,在起飞时压制机头……美国人为什么要如此坚持737的“改进”而不彻底淘汰它们?无非是人性的弱点再一次体现——一切为了利益!因为世界上存在太多737驾驶员,那些小国,落后国家都不舍得放弃他们的培训资质,因此737才会有市场,就这么简单!如今,最大的两个使用737的国家就是美国和中国,区别就在于美国多用900,中国多用800而已。
如果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些,像我们这些普通百姓,门外汉,怎么可能知道这些内幕?现在大家是否还会认为,航空很安全呢?无论如何,大佬给我们的忠告就是——拒绝乘坐737,而宁可选择777,787,和空客。
jack